Paradigm X

Vision quests of a soulhacker

谈谈“专业化”

这个话题源自老罗(罗永浩)和他的团队基于 Android 开发的 Smartisan OS 软件,或者说来自一位朋友在微博和 Twitter 上对其 3 月 27 日发布会的评论(收到了相当猛烈的反应呢):

来说下为什么我今天这么用力吐槽老“锤子”。我觉得“锤子”关注者一大批是希望看到一个外行来抽专业人士的耳光的心态而支持老罗的,这种“不尊重专业”的态度是这个民族自本国沦陷以来一直没有改掉的陋习。我并不觉得这样的风气应该继续提倡,而好在今天没有让我失望,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做吧。

Tweet from @GossipSama

转天虎嗅网发了一篇题为“锤子现场速写:他不贱,只是矫情”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对技术的敬畏”:

老罗在谈到对语音功能的看法时,让笔者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开始怀疑老罗对技术的理解。尽管老罗敢招七个人就做手机 OS(谁说七个人就做不出来?),尽管老罗之前是教英语的(他说自己之前也卖过电脑,算 IT 人)。但是老罗认为,像 Siri 这样的语音交互产品,作为“人工小秘书”来讲,“从根本上就错了”,“人工智能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

先不说 Siri 是否就是一个“人工小秘书”,活在科技时代的人或许应该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永远对技术的未来充满敬畏。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永远不要对科技盖棺定论,老罗推崇的乔布斯也不会这样做。

虎嗅网 锤子现场速写:他不贱,只是矫情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以及“对技术的未来保持敬畏”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观念,都是我非常认同的,但我也深知它们都是很容易被误读或者误解的观点,值得跳出 140 个字的框框多写点东西。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叫专业化。在维基百科英文版上有 Professionalization 这一词条(中文版尚无),第一段解释本身就不短,而且里面还有多达 8 个脚注以及 9 个转向其他词条的链接,说明这并不是一个易于定义的基本概念。我们来把它稍微简化和分解一下,经过思考可以得到以下的认识:

  • 专业化是逐步区分开“专业”和“业余”的一个过程,而“专业”和“业余”的主要差别是在特定领域投入的时间和专注度,这是一个量的积累差异而非质的差异。
  •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有时候专业和业余之间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这就好比围棋里业余高段选手棋力大致和职业初段相当,具体界限的划分需要依靠领域内建立的一套民主机制来定义,同样类比围棋的话,就是确定段位等级的一套办法。
  • 专业是针对特定领域的,越专就越难广博,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可能对其他领域一无所知,就像夏洛克・福尔摩斯不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另一方面,某些领域比较为大众所关注,而另一些领域未必,这决定了同样付出的前提下,有些专业人士会比其他的专业人士更引入瞩目。
  • 专业化是和知识以及技能体系密不可分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积累程度不同,专业化程度也是很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越是成熟、历史悠久的领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越是深入,往往细分为多个分支,其专业化程度也就越高。
  • 某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演进到一定程度,其专业门槛又会表现出某种下降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位于领域金字塔顶端的专业人士开始把知识和技能封装成工具和流程,使得不具备很高专业水准的人可以借助这些工具和流程完成原本需要更高专业水准才能完成的工作。这实际上是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以分工协同为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石;另一方面,金字塔顶端的专业人士也不断提升领域的教育能力,用更有效的教育来培养更多的各级专业人士。这是所有领域的发展规律,如果无法建立这样的正向循环,这个领域只会慢慢衰亡。

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消费电子和智能手机这样既年轻又大众化的领域,会出现格外热烈的种种争论:本身很新并且融合了很多不同领域(也就是说,对里面某个领域多少有些接触了解的人多得很),同时又是大多数人亲身体验和接触的东西(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这里面误解很多,我们下面就列举一些最典型的。

误解一:“职业即专业”

专业不等于职业,虽然大多数领域里不作为职业的专业人士比较少见,但是确实也存在,比如在美国就有过例子,一位家庭主妇闲来无事花费数年钻研二维堆叠问题,取得的一些成果是职业数学家都未曾得到的;职业也不等于专业,比如以程序员为终生职业的人多如牛毛,但多数最多只能算入门,离这个领域的专业要求相去甚远。@GossipSama 有一则推生动的说明了这个差异:

专业不是专科,而是对一个领域经年的不断投入、学习、总结、自我检讨、自我改进。其中,时间成本就很重要,这个世界有天才,但是依然有很多东西需要时间的投入去历练。就像以前的生煎包好吃是因为以前的师傅 20 年 30 年一直在做生煎包,而现在的生煎包师傅可能做了几年就转行了。

Tweet from @GossipSama

计算机这个领域目前还在很幼年的阶段,发展演变迅速,知识和技能的累积很快,但归纳和体系化是滞后的,使得学习成长不得不依靠大量实践和前辈的言传身教,悟性和投入时间缺一不可,悟性差点,有好的带头人和足够的时间投入还可以弥补,而没有投入足够时间的团队(包括他们在加入这个团队之前的积累)基本很难成事1。如果不信的话可以自己设想一下下面这个问题,一个没有相关经验的团队要花多少时间建立一个靠谱的解决方案:

一个 Android ROM 或者 launcher 或者随便什么 app 要支持多种机型,在发布之前应该在所有自己声称支持的机型上进行测试,这包含了多个小团队开发的多个软件组件,他们之间有依赖关系,某个组件更新需要对所有受到影响的部分重复已经做过的所有测试,测试在多个设备上进行,如何自动化这些测试来提高效率?如何根据测试结果协调各个小组的进度面向一致的目标里程碑进行工作?

对了,这类问题一点也不特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遍地都是,愁得老板们最后只好认输,把没有经过完整测试的软件扔出去然后把头埋进沙子里假装听不见用户的吐槽——我相信砸过西门子冰箱的老罗一定不齿于这么干。

误解二:“专业无用”

“专业有什么了不起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别笑,这是真有人在新浪微博回应本文开头的评论的话。历史上最早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的本意,除了朴素的“人人生而平等”的民主观外,还蕴含着一种“我经过努力可以做和你一样的事,而且比你做的更好”的雄心和自信,如果这件事不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思考、训练和积累的话,雄心、自信加上天赋基本可以解决问题——那时候适逢末世,王侯将相们倒也确实不需要什么特殊技能和知识。治国事大,我说不上来什么规律,但具体到智能手机这件事,一般我们会将其生态环境(其实整个计算机行业都类似)划分为四层:核心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开发环境+应用商店)、系统集成、软件及服务,这个行业的历史和规律告诉我们:这里面前两层都需要相对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跨过门槛,然后还需要绝佳的时机和运气才能建立竞争优势;系统集成包括将核心硬件组合成消费者产品,以及对标准软硬件的适配和定制,门槛相对稍低;软件和服务的范围很广,差异很大,有的非常难做好,有的相对容易很多,就不展开说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老罗和他的团队做的这个东西算什么。其官方称之为“Smartisan OS based on Android”,似乎是定位为基于 Android 源代码改的操作系统,实际上根据发布会披露的信息,目前阶段还完全没有碰到操作系统和软硬件集成的部分,所有功能都通过上层软件的修改即可实现,也就是大家习惯说的“第三方 launcher”,基本上算整个生态环境里技术门槛最低的环节之一,也就是说老罗选了一个并非不可能的任务——但是(这个但是可要用力的说出来),这仍不简单,原因如下:

  • 手机和传统的桌面计算机不一样,涉众更广,用户涵盖了知识背景完全不同的人群,其中很多人完全没有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经验和常识。
  •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基本没有超出 Apple 在 2007 年规划的格局,而这是一家以用户集成体验为主要卖点的公司。
  • Android 系统里 launcher 作为交互入口是用户体验里很关键的环节,既要避开系统本身固有的各种问题(比如操作系统和各种硬件的适配问题),有时还要替设计不佳的 app 的错误买单。
  • Android 市场现状和第三方 launcher 的特点决定了其(几乎)唯一有效的推广渠道就是预装(和硬件集成厂商以及运营商合作),而这是一个初始成本要求较高的渠道。
  • 第三方 launcher 并非创新,而是已经充分竞争的领域,现在进入需要有非常大的差异化才有可能建立市场口碑,进而降低推广成本,而这些差异化可能必须从不那么容易实现的细分领域入手。老罗半开玩笑的说被 MIUI 当初六个人的团队规模误导,不知道他是不是明白,这就是进入时机的差异导致的必然。

除了这些市场上的、非常难改变的客观环境以外,做 launcher 的门槛是拼用户体验,而拼用户体验本质上是拼用户数量和对用户的了解,这里有个小例子可能有助理解:MIUI 新版有个很有意思的小功能,给联系人里没有设置头像的人根据 TA 的姓名,取最后一个字作为头像,如果最后一个字是“哥”“姐”“叔”之类的,则会用其前面一个字。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创新,但为什么这么晚才加入到功能集里呢?因为这是很细分的用户需求,能想到就不易,我想这和 MIUI 的用户积累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而一个新进入市场的 player 能一开始就在这种层面和诸如 MIUI 这样的用户积累竞争吗?我个人是非常怀疑的,并不是不可能竞争,而是必须要付出数倍的投入和努力才可以,人家也不会坐在那里等你嘛。

除了用户体验,还有技术问题。时时听到有人说:“技术不是问题”,这就好比说“凡是钱能解决的都不是问题”,这话在且仅在钱足够多的情况下才成立,而技术问题也仅在团队技术能力达标的前提下才不是问题,在智能手机这个领域,这个技术能力的标杆可以用 CyanogenMod 和 MIUI 的团队来衡量,国内能达到这标杆水准的团队一只手就能数完。

误解三:“专家?砖家吧”

其实我是在大专院校里长大的,非常了解国内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是怎么一代一代的沦落到现在这境地的,几十年缺乏创新的学术环境也难怪大家失去了“对技术的敬畏”。但我始终是个(谨慎的)乐观主义者,相信只要时间足够长,每个人都会明白那些短视的、自私的行为是于人于己有害的,慢慢回到一个比较健康的环境来,其实也不复杂,就是每个人在自己认为自己比较专业的领域多较真,肯花点时间去传播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认识,愿意与人在逻辑的基础上讨论和争论,就行了。

另外,凡事都有两面,除了一些被利益驱动为金钱背书的恶劣行径,很多被民众嘲讽的“砖家言论”从某种角度看还是有其来由的,只不过在对应的具体问题上显得脱离实际罢了2,这在全世界都并不鲜见,对这些有问题的认知,应该基于科学方法来进行驳斥,即基于事实证据、可重复试验以及形式逻辑体系,有针对性的提出异见。专业人士会有胡说八道的时候,但这并不是否定所有专业判断的理由,如果据此来决定自己的判断,岂不是陷入了另一种对专家的盲信?

另外,前面也提到了计算机这个领域目前还处在幼年期,是半理论半实践的状态,理论还在追赶实践的步伐,这个领域真正的专业人士不太容易犯脱离实际的错误,只是近年这个领域也出现了不少江湖骗子(包括一些内心强大到连自己也骗倒的),如何识别他们是个挑战。

误解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很多流行语都有这个意味,比如“弯道超车”,颇有大跃进时期赶英超美的气势。这样的事情并非完全不可能,但一切要回到“客观规律”的分析上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确实可以前进的更快,但这程度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显著。目前的智能手机领域,巨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些肩膀:iPhone 和 iOS 建立的移动应用模式,开源的 Android 操作系统,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市场趋势,一大批成长中的相关人才,问题是爬上这些肩膀并站稳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 也许能模仿 iPhone 的设计,但对很多设计细节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也不知道在最后呈现出这些设计之前 Apple 内部毙掉了多少其他方案以及为什么3,要搞明白这一切,时间是要付出的必要成本,Google 和 Microsoft 的团队都能告诉你那时间也没比 Apple 少花多少。
  • 通用操作系统是软件系统里复杂度最高的几个类别之一,iOS 也好,Android 和 WP 也好,都不是什么久经考验坚若磐石的软件系统(当然他们确实借助了某些久经考验坚若磐石的基础软件代码),他们都在快速的迭代和改进中,里面的技术陷阱多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在省下自己编写基础框架的工作量同时,也带来持续学习和摸索的工作量,即使在今天惊人的互联网节奏下,也不是几个月就能趟过的浅滩。
  • 各种专利保护为简单复制增加了很多成本,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不鼓励雷同。
  • 快速发展的市场吸引了全球所有第一流的公司以巨大的投入参与进来,市场成本和风险对小的创业者来说都不可小视。
  • 和几年前相比,智能手机相关的硬软件工程人员、产品设计人员等都有大幅增加,但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相比,仍然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是经验丰富、具备管理、产品和技术交叉技能的良才,市场价格仍在攀升,这个竞争带来的成本压力不亚于市场上的产品竞争,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老罗的团队里并没有这些领域的一流人才。

再说一次:做智能机比以前容易多了,但仍然是有相当门槛的,尤其当你面对的是 Apple、Google、Samsung、华为、魅族这样一些各怀绝技的对手时;做 ROM 或者 launcher,MIUI、FlyOS 和 Go 也都不简单。客观的说,老罗有些创意是不错的,至少是有个性有想法,也有市场的,但团队必须具有不亚于这些对手的综合实力才能把创意变成用户满意的体验。好好花时间建立和磨练好团队,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才是这个领域的成功之道。

番外:预言

有朋友看了初稿之后预言说:

很多人看完第一句之后,他们最想知道的答案是你到底是罗粉还是罗黑,然后,他们就会直接拉到最后一段,结果看完还是没明白…于是就条件反射的按照自己看完的直觉理解一下,结果一半人在评论里面骂你罗粉,另外一半人在评论里面骂你罗黑……

特补充立次为证 -_-


  1. 所以专业化的团队特别值钱,而有积累的重复创业团队比较容易得到投资人的信任,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

  2. 即使孔乙己卖弄的“茴”字的四种写法,在某些领域也不完全是无用的知识。 ↩︎

  3. 这其实就是臭名昭著的“像素级克隆”模式的理论依据:如果不完美的克隆每个像素,哪怕稍微改动一点也许就正好是个失败方案(笑)。 ↩︎